第六十九章 发展计划(2/3)
作品:《一品侯爷》“白酒的生意初上轨道,以后会越来越好。不算每年的开销,如果白酒普遍全国的话,一年估计能盈利十几万白玉币。重建西城是个大活,需要的时间很长,我有两三年的积蓄就可以开始计划了。但问题是,随着白酒生意的扩大,我需要的人会越来越多,为防止外泄,少不得家将带领护院巡防,养个上百人的护院是必须的。我短时间没打算插别的行当,只靠白酒的生意养家,匠户们的年薪会越来越高,工匠杂役也会越来越多,这样我每年的收益就要砍下去一多半。”
看着赵珺的脸色,吴老二轻声的道:“这些都是小事,钱总会够用的。关键的问题是,赵大人,您为什么会找我来做这件事?城内有那么多大家族的生意在,举国的豪门数不胜数,为什么您、偏偏就选我了呢?”
赵珺苦笑着道:“你也说了,最起码要几十万白玉币打底,后期即使建成,投出的钱要收回来,恐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。普通的大家族哪来的这个底蕴?即使他们都很有钱,但是大多都是在商行和生意上,绝不可能几年内就拿出那么多钱。至于豪门大族,也许能够拿的出来,但他们会拿吗?有那么多钱他们只会去做更容易收回成本的买卖,何况我大业城虽说富户客商众多,但都只是那些大家族的一个小小分支,目前还没有人敢把大业城当做自己家的重要发展之地。”
吴老二了解,毕竟是靠近前线的军事要塞,能够形成今天这么大规模的商贸纯属偶然。若是前线军队有个不测,大业城立刻就会由商转军,到时众多的商家早都跑路了,因此大业城不可能像黑玉国的淮阳府那样,成为大家族的聚居之地,也就没人会想着花费无数去重建什么西城。
吴老二可以想,但是却不能简简单单的就被赵珺给打发了。赵珺为什么要重建西城?真的就光是为了百姓着想?傻子才会那么认为。还不是要和政绩挂钩,一个文官,即使在外面做到一城之主、一府之尊,也没有在京来的权大。将来若想当个宰相之类的,必须得有拿得出的政绩。赵珺现在官是做的不小了,可还不够大,跟京城的同阶官员比起来劣势还是很明显的。
如果大业城西城真的能重建,并使商贸更加发达,赵珺作为城主功不可没,紧接着可能就会被调走,使使劲回京城任职不是什么难事。吴老二不一样,只要靠住了赵王,自己基本就可以在大业城养老了,毕竟王府大总管才是他的主业。
赵珺走了,新来的城主怎么办?对待吴老二是什么态度?万一是大家族的子弟或者大家学派的亲传,性格强势点不将赵王放在眼中怎么办?这种事不是不可能,尤其是涉及到权势和利益的时候。白歧这种无权的王爷,难道就真靠打小报告就能扳倒一城之主了?吴老二必须要为自己考虑,总不能我付出了那么多,还要冒着什么都得不到的风险吧?
吴老二将这番话委婉的表达了出来,赵珺也便沉默了。之前他是没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,因此有些事就有些想当然了。
书房中沉默了片刻,赵珺才缓慢的开口道:“吴老弟考虑的不无道理,我也只能保证未来的十年之内我还在大业城。如果计划实施得快,说不定走的会更早。”赵珺叹了口气,接着道:“毕竟我也是有所求的人啊!”
这一句话说的很是发自肺腑,没错,任何人都是有所求的,也就是欲、望。没有欲、望的人是难以存在在这个世上的,吴老二可以理解赵珺,但也希望赵珺同样理解自己。
“所以,赵大人只给我两层的商铺是不行的。我也要结交,也要自保,到时候说不定有什么事找上自己呢,我得给自己留点存性。”
赵珺点点头,“那吴老弟说说,你想要点什么存性?”
在古代,当然是地是最好的存性了,所有的大家族、豪门贵戚之流的无不握大把的田地,至于房子、商铺,想都不要想,只是顺为之的。赵珺也是这么想吴老二的,毕竟地主地主的,没有大量的田地怎么能行?只是吴老二想的和别人不一样,在他看来,田地和建房子、商铺的土地是一样的,若是出问题哪个都好不了。当然了,要是打起仗来,房屋损毁的比较容易。但是握太多农田真不是什么好事,古来有多少折在这上边的?土地兼并越严重,死的人越多越快。
吴老二沉吟了一下道:“西城,我要么不建,要建就建成最好,大人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?”
其实赵珺没这么想,只想着不比另三城差太多就好。但现如今显然不能那么说了,因此赵珺点点头道:“不瞒吴老弟。西城,我是打算做进官之阶的,当然希望尽可能的好了,我可不想回京之后没什么话语权,或是调到别的地方去,那样我还不如一直在大业城直到告老呢。”
吴老二点头,这样就好办了。“西城划出足够的居住区,就比照现在的东城如何?”&ns;&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一品侯爷 最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发展计划,网址:https://www.254y.org/374/374223/69.html